美國海外倉發貨的訂單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呈現顯著波動,但整體仍具備較大潛力,具體需結合不同時間段和政策背景分析:

一、當前(2025年4月)訂單量的短期挑戰
關稅政策沖擊導致訂單驟降
受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,4月美國進口訂單量出現斷崖式下跌。海運預訂量環比暴跌49%,進口量同比減少64%(尤其服裝、紡織品等品類跌幅超50%)。許多企業暫停發貨或推遲采購,導致海外倉短期訂單量承壓。
庫存調整與觀望情緒
企業普遍采取保守策略,減少非必要采購以避免庫存積壓。例如,沃爾瑪、亞馬遜等大型平臺的第三方賣家已大幅削減廣告支出,并延長庫存消耗周期,進一步抑制短期訂單增長。
二、長期及特定場景下的訂單潛力
促銷季與旺季訂單爆發
黑五、網絡星期一等大促期間,海外倉訂單量會顯著攀升。例如,2024年黑五期間,菜鳥北美海外倉峰值日單量同比增長3倍,3D打印機等品類出庫量激增150%。
節假日和促銷活動仍是海外倉訂單量的核心驅動,尤其在物流時效要求高的大件商品(如家具、家電)領域。
政策推動的長期需求增長
關稅政策倒逼企業轉向海外倉:若美國對800美元免稅限額進一步收緊(如降至150美元),直郵成本將增加18%-25%,直接刺激海外倉需求激增300%。
供應鏈多元化布局:企業為規避關稅風險,正加速將產能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、墨西哥等地,但美國本土海外倉仍作為關鍵庫存節點,支撐本地化訂單履約。
電商與跨境電商的持續增長
美國電商滲透率持續提升,亞馬遜、Temu等平臺依賴海外倉實現“本土發貨”,訂單量保持穩定增長。例如,SHEIN通過印第安納州智能倉實現日處理50萬單,支撐其“小單快反”模式。
大件商品需求(如家具、戶外裝備)因海外倉支持“一件代發”和本地化配送,訂單量持續上升。
三、訂單量的結構性分化
品類差異
必需品(如日用品、食品)受關稅影響較小,訂單量相對穩定;
可選消費品(服裝、家居裝飾)因價格敏感度高,訂單波動顯著,但促銷期需求仍強勁;
大件商品(家電、家具)因海外倉降低物流成本,訂單量逆勢增長。
區域差異
中西部、東南部市場訂單量下降幅度較小(約35%),而西北部、西部地區因高關稅品類集中,訂單暴跌超50%。
墨西哥灣沿岸港口(如休斯頓)因承接部分轉移訂單,海外倉需求相對活躍。
四、未來趨勢與機會
短期反彈與長期調整
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迎來訂單高峰:隨著現有庫存消耗完畢,疊加新關稅政策落地后的采購策略調整,企業可能重啟補貨,重現2020年疫情后的進口激增局面。
供應鏈韌性需求:企業將增加海外倉庫存以應對波動,推動訂單量趨于穩定。
技術驅動效率提升
智能化倉儲(AGV機器人、自動化分揀)和綠色倉儲(太陽能供電、低碳物流)的應用,將吸引更多企業選擇海外倉,支撐訂單量增長。
區域市場擴展
東南亞、拉美的海外倉需求上升,但美國仍是核心市場,尤其在高價值商品領域。
總結
美國海外倉發貨訂單量當前因關稅政策面臨短期下滑,但長期受電商增長、政策驅動和促銷周期影響,仍具備顯著潛力。企業需關注以下策略:
靈活應對政策變化:利用海外倉規避關稅風險,提前布局備貨;
聚焦高價值品類:大件商品、必需品訂單抗風險能力較強;
把握促銷窗口期:通過旺季訂單爆發對沖淡季波動。
未來,海外倉訂單量將呈現“波動中增長”的趨勢,成為跨境電商和本地化供應鏈的關鍵支撐。
免責聲明: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
“環至美,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,自助叫車,智能比價,快速履約,全程跟蹤!”
上一篇:美國海外倉能批發嗎?
掃描二維碼
相關資訊
海外倉成跨境賣家堅實后盾,化解旺季供應鏈焦慮
2025-11-03旺季來了,賣家卻睡不著每年一到第四季度,跨境賣家的朋友圈里總能看到類似的動態:“黑五備貨完成了嗎?”“FBA還能送嗎?”“倉庫爆倉了怎么辦?”促銷節點密集,...
海外倉尾程成本下降40%,倉配一體化模式成效顯著
2025-11-03尾程貴,是跨境賣家的老問題在跨境電商的物流鏈條中,尾程派送是最后一環,也是成本占比高的一環。尤其在歐美市場,本地快遞費用連年上漲,讓不少賣家感到壓力。...
海外倉“一盤貨、多渠道”供應鏈解決方案,直擊商家分散備貨痛點
2025-11-03一個倉庫,多個平臺,怎么管?很多做跨境電商的商家都有這樣的經歷:在不同平臺開店,亞馬遜、eBay、獨立站……每個平臺銷量節奏不一樣,庫存需求也不一樣。為了不...
頭程集貨與尾程派送雙向延伸,海外倉構建全鏈條服務
2025-11-03跨境電商的“鏈路焦慮”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知道,物流是繞不開的一環。從國內發貨到海外消費者手中,中間環節多、鏈條長,任何一個節點出問題,都可能影響整體...
海外倉增值服務能力凸顯,貼標換標與退貨處理成標配
2025-11-03過去幾年,海外倉的核心功能是存儲和發貨。只要倉庫位置好、系統穩定、出庫速度快,就能吸引客戶。但現在的競爭環境變了,賣家要的不再只是一個“放貨的地方...
“前置備貨+本地配送”,海外倉助力實現美國本土3日達
2025-11-03在美國做電商,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要求越來越明確:下單后三天內收到貨,是基本期待。如果超過五天,很多人就會考慮退貨或給差評。這種情況下,從中國直發小包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