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的跨境電商市場,海外倉已從“可選項”變為“必選項”。隨著美國取消“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”,直郵模式成本激增,賣家紛紛轉向海外倉以規避關稅和提升配送效率。中國物流企業抓住這一窗口期,在北美、歐洲、東南亞加速布局,而美國本土企業因政策不確定性則顯得保守。
核心驅動力:
政策倒逼:中美關稅政策反復,迫使企業提前備貨海外倉,規避未來風險;
平臺推力:亞馬遜、Temu等平臺主推“半托管”模式,要求賣家使用海外倉實現“本土化配送”,進一步刺激需求;
成本優化:海外倉可降低關稅、物流成本,并提升客戶體驗(如72小時達、本地退換貨)。

中國物流企業正從“被動服務”轉向“主動布局”,通過自建倉+合作倉的雙軌策略搶占市場:
自建倉擴張:樂歌股份計劃2025年底將美國倉庫利用率提升至90%,并啟動新自建倉項目,預計2027年總倉面積超30萬㎡;
合作倉網絡:谷倉海外倉覆蓋歐美12國30萬㎡,與SHEIN深度合作,提供“分區庫存+梯度備貨”服務;
技術賦能:極智嘉AGV、WMS系統等智能設備提升效率,遞四方德國分揀中心效率提升60%。
戰略布局重點:
北美市場:核心區域租金雖高(美西18美元/平方英尺/年),但需求旺盛;
東南亞市場:RCEP協定下關稅優勢明顯,越南、泰國成新興熱點;
最后一公里:通過自建配送團隊或整合本地資源(如UPS、USPS),解決“時效瓶頸”。
盡管海外倉需求激增,美國本土企業卻表現得相對謹慎:
政策不確定性:關稅政策反復(如美國2025年擬對海外倉庫存征收0.5%-1.2%資產稅);
成本壓力:美國倉管人員時薪高達25-35美元,自動化改造成本高;
競爭劣勢:中國服務商憑借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,快速搶占市場。
典型案例:
美國本土倉因租金高、服務單一,難以匹配跨境電商的“快周轉”需求;
中國服務商通過“低價攬貨”策略(如免頭程費、前三個月免租)吸引中小賣家。
2025年,半托管模式成為平臺與賣家的新共識:
平臺邏輯:通過海外倉集中備貨,降低物流成本,提升履約效率;
賣家邏輯:借助平臺流量紅利,減少運營復雜度(如一鍵搬品、廣告自投放)。
Temu的示范效應:
推出“泛歐物流網絡”,支持27國2-5日達;
與海外倉合作,提供“區域樞紐+最后一公里”配送,訂單轉化率提升22%。
盡管需求旺盛,但海外倉市場正陷入“低價內卷”:
低價策略:部分服務商以低于市場價30%的價格吸引客戶,實則通過隱性收費(如倉儲超期費、查驗費)彌補利潤;
利潤壓縮:頭部企業(如樂歌、谷倉)通過規模效應控制成本,而中小倉因資金鏈緊張被迫降價;
風險升級:部分“影子倉”利用虛假宣傳、無資質倉庫騙取消費者信任,行業合規壓力增大。
數據警示:
2025年美國海外倉平均月租金15-20美元/㎡,但低于10美元/㎡的報價需高度警惕;
行業平均空置率降至1.2%,但部分區域(如美西)因供需失衡,租金上漲18%。
智能化升級:
AI預測備貨系統將庫存周轉率提升30%;
區塊鏈技術實現全鏈路溯源,降低假貨糾紛率。
綠色合規:
歐盟要求倉庫30%面積為綠化用地,許多企業引入光伏屋頂;
碳關稅倒逼物流商提供碳排放報告,缺乏技術能力的服務商面臨淘汰。
生態協同:
從“倉儲+物流”向“倉儲+分銷+售后”延伸,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升至30%;
中國品牌借海外倉實現“本地化運營”,如融合東方美學的家居設計在歐美市場走紅。
2025年的海外倉熱潮,既是跨境電商的必然選擇,也暗藏多重挑戰:
機會:政策紅利、技術升級、平臺扶持為行業提供增長空間;
風險:價格戰、合規漏洞、庫存流動性問題需持續警惕。
對賣家而言,選倉需回歸本質——費用透明、系統合規、服務可靠。而對物流企業,唯有通過技術迭代、生態協同和差異化服務,方能在“紅海”中突圍。正如樂歌股份所言:“海外倉不是終點,而是連接全球市場的起點。”
免責聲明: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
“環至美,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,自助叫車,智能比價,快速履約,全程跟蹤!”
掃描二維碼
相關資訊
海外倉成跨境賣家堅實后盾,化解旺季供應鏈焦慮
2025-11-03旺季來了,賣家卻睡不著每年一到第四季度,跨境賣家的朋友圈里總能看到類似的動態:“黑五備貨完成了嗎?”“FBA還能送嗎?”“倉庫爆倉了怎么辦?”促銷節點密集,...
海外倉尾程成本下降40%,倉配一體化模式成效顯著
2025-11-03尾程貴,是跨境賣家的老問題在跨境電商的物流鏈條中,尾程派送是最后一環,也是成本占比高的一環。尤其在歐美市場,本地快遞費用連年上漲,讓不少賣家感到壓力。...
海外倉“一盤貨、多渠道”供應鏈解決方案,直擊商家分散備貨痛點
2025-11-03一個倉庫,多個平臺,怎么管?很多做跨境電商的商家都有這樣的經歷:在不同平臺開店,亞馬遜、eBay、獨立站……每個平臺銷量節奏不一樣,庫存需求也不一樣。為了不...
頭程集貨與尾程派送雙向延伸,海外倉構建全鏈條服務
2025-11-03跨境電商的“鏈路焦慮”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知道,物流是繞不開的一環。從國內發貨到海外消費者手中,中間環節多、鏈條長,任何一個節點出問題,都可能影響整體...
海外倉增值服務能力凸顯,貼標換標與退貨處理成標配
2025-11-03過去幾年,海外倉的核心功能是存儲和發貨。只要倉庫位置好、系統穩定、出庫速度快,就能吸引客戶。但現在的競爭環境變了,賣家要的不再只是一個“放貨的地方...
“前置備貨+本地配送”,海外倉助力實現美國本土3日達
2025-11-03在美國做電商,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要求越來越明確:下單后三天內收到貨,是基本期待。如果超過五天,很多人就會考慮退貨或給差評。這種情況下,從中國直發小包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