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跨境電商出海,特別是采用海外倉模式的運營中,確保貨物能夠順利清關進入目的國是供應鏈順暢運行的基石。對于發往美國的貨物而言,關稅保證金(Customs Bond) 是完成進口清關不可或缺的法律要求。不了解或忽視這一環節,可能導致貨物滯留港口、產生高額滯港費用,甚至被海關拒絕入境。

關稅保證金,通常簡稱為“Bond”,是進口商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(CBP)提供的一種金融擔保。它并非一項稅費,而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“保險”或“履約保證”。
其核心作用是:
確保稅費支付:如果進口商未能按時支付應繳的關稅、稅款或其他費用,美國海關有權向提供擔保的保險公司(Surety Company)索賠,從保證金中扣除相應金額。
保障法規遵守:確保進口商遵守美國所有與進口相關的法律法規,如正確申報、配合查驗、履行貿易救濟義務等。若因違規產生罰款,海關同樣可從Bond中追償。
降低政府風險:作為受益方,美國政府通過Bond機制,將進口商違約的財務風險轉移給第三方擔保公司,從而保障國家財政收入和監管權威。
簡單來說,Bond是進口商與美國海關之間建立信任的“財務紐帶”。沒有有效的Bond,貨物在美國海關系統中無法完成進口申報(如ISF申報)和清關流程,相當于“未備案”,即使所有單證齊全,也會被拒絕放行。
根據進口頻率和業務模式,美國海關要求的Bond主要分為兩種:
年度保證金(Continuous Bond)
適用對象:適用于在一年內有多次進口活動的進口商。
有效期:購買后有效期為一年,覆蓋期間內所有進口批次。
優勢:對于頻繁進口的海外倉賣家而言,年度Bond成本效益更高,管理更簡便,且通常無需再為每票貨物單獨購買ISF Bond。
費用參考:擔保金額通常基于預計年進口貨值計算。例如,年貨值在10萬美元以內的企業,年費可能在500美元左右。
單次交易保證金(Single Transaction Bond, STB)
適用對象:適用于不經常進口或僅進行一次性進口的商家。
有效期:僅對特定的一票貨物有效。
劣勢:對于需要持續補貨的海外倉模式,頻繁購買STB不僅繁瑣,且總成本遠高于年度Bond。此外,選擇STB通常還需額外購買ISF Bond,進一步增加費用和復雜性。
對于使用海外倉的賣家,無論是自建倉還是使用第三方倉,只要貨物以進口商名義進入美國,就必須解決Bond問題。原因如下:
清關強制要求:美國海關規定,所有商業進口貨物在進行ISF(10+2)申報和正式清關時,必須關聯一個有效的Bond。沒有Bond,系統無法提交申報。
進口商身份綁定:Bond與特定的“進口商”(Importer of Record, IOR)綁定。在海外倉模式下,該進口商通常應為在美國合法注冊并擁有稅號(IRS Number/EIN)的企業實體,可以是賣家自身、其美國子公司或指定的合規代理。
規避棄貨風險:海關要求Bond的初衷之一就是防止進口商在貨物到港后因各種原因棄貨,導致海關承擔倉儲、處置等費用。擁有Bond意味著進口商承諾對貨物負責到底。
辦理Bond是成為合法進口商的關鍵步驟,流程如下:
海外倉賣家必須先確定以誰的名義作為“進口商”(IOR)。理想情況下,應是在美國注冊的公司或分支機構,并已獲得美國國稅局(IRS)頒發的聯邦稅號(EIN)。這是辦理Bond的前提。
鑒于海外倉需持續補貨,年度Bond(Continuous Bond)是絕大多數賣家的必然選擇。它能有效覆蓋全年進口活動,簡化操作,降低成本。
申請Bond通常需要向擔保公司(Surety Company)或授權代理提交以下文件:
進口商信息:公司名稱、地址、聯系方式。
聯邦稅號(EIN):證明進口商在美國的稅務登記身份。
CBP Form 301:美國海關標準申請表格,包含進口商和擔保信息。
公司注冊文件:如公司章程、營業執照等,證明企業合法存續。
財務信息:部分擔保公司可能要求提供財務報表或銀行資信證明,以評估風險。
擔保公司會根據進口商的預計年進口貨值、商品類別風險等因素,計算所需的擔保金額。通常,年度Bond的擔保金額為預計年CIF貨值的一定比例。
與擔保公司達成協議后,雙方簽署Bond合同。進口商需支付相應的年費。一旦生效,該Bond信息將被錄入美國海關系統,可用于后續所有進口申報。
每次發貨前,需確保及時完成ISF申報(至少在離港前24小時),并關聯已生效的Bond。貨物到港后,報關行將使用該Bond進行正式清關。
稅號(EIN)必不可少:無論使用誰的Bond,清關都必須使用美國收貨人(即進口商)的有效EIN。沒有EIN,無法完成海關備案和清關。
責任主體明確:持有Bond的進口商對貨物的合規性負有最終法律責任,包括申報準確性、知識產權、安全標準等。
持續合規:擁有Bond并非一勞永逸。進口商需確保所有進口活動符合美國法規,避免因違規導致Bond被索賠或吊銷。
“借用Bond”需謹慎:市場上存在“借用”他人Bond的服務,但這意味著將進口商身份和法律責任轉移給第三方,存在合規和數據安全風險,需充分評估。
免責聲明: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
“環至美,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,自助叫車,智能比價,快速履約,全程跟蹤!”
掃描二維碼
相關資訊
海外倉成跨境賣家堅實后盾,化解旺季供應鏈焦慮
2025-11-03旺季來了,賣家卻睡不著每年一到第四季度,跨境賣家的朋友圈里總能看到類似的動態:“黑五備貨完成了嗎?”“FBA還能送嗎?”“倉庫爆倉了怎么辦?”促銷節點密集,...
海外倉尾程成本下降40%,倉配一體化模式成效顯著
2025-11-03尾程貴,是跨境賣家的老問題在跨境電商的物流鏈條中,尾程派送是最后一環,也是成本占比高的一環。尤其在歐美市場,本地快遞費用連年上漲,讓不少賣家感到壓力。...
海外倉“一盤貨、多渠道”供應鏈解決方案,直擊商家分散備貨痛點
2025-11-03一個倉庫,多個平臺,怎么管?很多做跨境電商的商家都有這樣的經歷:在不同平臺開店,亞馬遜、eBay、獨立站……每個平臺銷量節奏不一樣,庫存需求也不一樣。為了不...
頭程集貨與尾程派送雙向延伸,海外倉構建全鏈條服務
2025-11-03跨境電商的“鏈路焦慮”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知道,物流是繞不開的一環。從國內發貨到海外消費者手中,中間環節多、鏈條長,任何一個節點出問題,都可能影響整體...
海外倉增值服務能力凸顯,貼標換標與退貨處理成標配
2025-11-03過去幾年,海外倉的核心功能是存儲和發貨。只要倉庫位置好、系統穩定、出庫速度快,就能吸引客戶。但現在的競爭環境變了,賣家要的不再只是一個“放貨的地方...
“前置備貨+本地配送”,海外倉助力實現美國本土3日達
2025-11-03在美國做電商,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要求越來越明確:下單后三天內收到貨,是基本期待。如果超過五天,很多人就會考慮退貨或給差評。這種情況下,從中國直發小包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