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剛收到亞馬遜的退貨通知,客戶把燈退回來了,包裝拆了,盒子壓扁了……這還能賣嗎?”
不少賣家看到FBA退貨單時,第一反應是頭疼:
不是直接銷毀省事,就是攢一堆等渠道商統一處理。
殊不知,這些被判定為“不可售”的商品里,藏著大量可挽救的利潤。
在歐洲市場,物流成本高、環保法規嚴,一味銷毀無異于燒錢。
聰明的賣家早已行動——把FBA退貨拉到海外倉,翻新、換標、再上架,讓每一件貨都多賺一次機會。
今天,我們就來拆解這套“變廢為寶”的完整操作鏈:FBA退貨如何通過海外倉實現二次發貨?

亞馬遜會將退貨分為兩類:可售狀態和不可售狀態。
很多人以為“不可售”就是報廢,其實不然。
根據實際運營經驗,大部分“不可售”商品仍具備再銷售價值:
外包裝破損但產品完好(如紙箱壓壞、標簽脫落)
買家試用后退回(未損壞,清潔后可二次銷售)
發錯款式或顏色(只需更換標簽)
缺少配件或說明書(補配即可)
這類商品只要經過簡單處理,完全能重新進入銷售循環。
而真正需要銷毀的,通常是嚴重損壞、無法修復或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。
第一步建議:定期導出亞馬遜的“不可售庫存報告”,篩選出可修復項,別讓能賺錢的貨躺在倉庫吃灰。
想把退貨拿出來再利用,首先要合法“提出來”。
你需要在賣家后臺創建移除訂單(Removal Order),選擇“退還至指定地址”。
這時,輸入你的海外倉地址,亞馬遜就會安排將退貨打包發往該倉庫。
注意事項:
提前與倉庫溝通收貨時間,確保有人簽收;
明確標注包裹內容為“FBA退貨”,便于對方分類處理;
建議分國家、分批次提貨,避免混倉混亂;
注意部分品類(如帶電、液體)可能涉及特殊運輸要求。
一旦貨物抵達海外倉,真正的“重生計劃”就開始了。
退貨進倉后,第一步不是馬上翻新,而是全面質檢。
專業流程通常包括:
開箱檢查:確認產品是否完好,有無明顯損壞;
功能測試:通電、開關、按鍵等基礎操作驗證;
拍照留證:對每件商品拍攝照片,記錄原始狀態;
分類分級:按“可直售”、“需換標”、“需補件”、“待銷毀”分類。
這一步決定了后續的操作路徑,也為你評估翻新成本提供了依據。
比如一款藍牙耳機,若僅是原包裝丟失,只需更換通用彩盒+貼新標即可;若耳塞磨損,則需替換配件后再上線。

質檢完成后,進入核心環節——翻新與預處理。
常見操作包括:
更換外包裝:使用定制彩盒或通用白盒重新包裝;
重新貼標:打印新的FNSKU標簽,覆蓋舊標或貼于指定位置;
補配件:加入缺失的數據線、說明書、充電器等;
清潔消毒:對接觸類商品(如美容儀、個護工具)進行深度清潔;
組合打包:將單件退貨與其他SKU組合成套裝促銷。
這里的關鍵是:所有操作必須符合平臺合規要求。
例如,亞馬遜嚴禁使用模糊、遮擋式的貼標方式,否則可能導致賬號警告。
同時,翻新后的商品建議單獨建新Listing或設置低價引流,避免消費者投訴“收到二手貨”。
完成翻新后,商品重新錄入系統,生成新的可用庫存。
你可以選擇:
發回FBA倉庫:作為新品重新入倉,繼續享受Prime流量;
由海外倉一件代發:掛到獨立站或其他平臺,走本地履約;
批量調撥至其他站點:如德國倉翻新后發往法國市場;
參與清倉促銷:通過Deals、Coupon等方式快速回款。
無論哪種方式,都意味著這件原本要被銷毀的商品,又獲得了一次創造收益的機會。
我們以一個真實案例估算:
假設你有一批100臺智能家居小夜燈被標記為“不可售”,每臺采購成本¥80,頭程運費¥20,總沉沒成本¥1萬元。
如果選擇銷毀:損失¥1萬 + 支付銷毀費約¥500 = 總虧損¥10,500
如果運往海外倉翻新:
運輸費:¥1500
檢驗+換標+包裝:¥10/臺 × 100 = ¥1000
總成本:¥2500
翻新后以原價70%出售,售價€19.9,扣除平臺傭金和本地配送費,凈利潤約¥60/臺 × 100臺 = ¥6000
最終結果:不僅挽回損失,還凈賺¥3500
這就是精細化庫存管理的力量。

免責聲明:個別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分享和交流行業信息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
“環至美,專注美國大件尾程派送,自助叫車,智能比價,快速履約,全程跟蹤!”
掃描二維碼
相關資訊
海外倉成跨境賣家堅實后盾,化解旺季供應鏈焦慮
2025-11-03旺季來了,賣家卻睡不著每年一到第四季度,跨境賣家的朋友圈里總能看到類似的動態:“黑五備貨完成了嗎?”“FBA還能送嗎?”“倉庫爆倉了怎么辦?”促銷節點密集,...
海外倉尾程成本下降40%,倉配一體化模式成效顯著
2025-11-03尾程貴,是跨境賣家的老問題在跨境電商的物流鏈條中,尾程派送是最后一環,也是成本占比高的一環。尤其在歐美市場,本地快遞費用連年上漲,讓不少賣家感到壓力。...
海外倉“一盤貨、多渠道”供應鏈解決方案,直擊商家分散備貨痛點
2025-11-03一個倉庫,多個平臺,怎么管?很多做跨境電商的商家都有這樣的經歷:在不同平臺開店,亞馬遜、eBay、獨立站……每個平臺銷量節奏不一樣,庫存需求也不一樣。為了不...
頭程集貨與尾程派送雙向延伸,海外倉構建全鏈條服務
2025-11-03跨境電商的“鏈路焦慮”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知道,物流是繞不開的一環。從國內發貨到海外消費者手中,中間環節多、鏈條長,任何一個節點出問題,都可能影響整體...
海外倉增值服務能力凸顯,貼標換標與退貨處理成標配
2025-11-03過去幾年,海外倉的核心功能是存儲和發貨。只要倉庫位置好、系統穩定、出庫速度快,就能吸引客戶。但現在的競爭環境變了,賣家要的不再只是一個“放貨的地方...
“前置備貨+本地配送”,海外倉助力實現美國本土3日達
2025-11-03在美國做電商,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要求越來越明確:下單后三天內收到貨,是基本期待。如果超過五天,很多人就會考慮退貨或給差評。這種情況下,從中國直發小包的...